昆山佳合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常见问答
高效过滤器噪声与泄漏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方面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应用在工业生产领域,空气净化和我们的生活、工作方面已经密不可分,随处可见,在工作生活中,空气的洁净度对于我们的呼吸道、肺部健康息息相关,噪声对于我们的听力、心脏也有影响。

很多企业都会采用空气净化系统,从进气到出气,管道分布,贯穿了整个工作区域,并且很多空气净化系统都是室外布置,其风机运行时的噪声须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要求,工作场所操作人员连续接触噪声8 h,噪声限值为85 dB(A),24000 m3/h制氧空气压缩机配套的空气过滤器运行时过滤器出风口处的噪声为92.8 dB(A)。对于空气过滤器来说,机器噪声通过管道传递及气流经过空气过滤器时流速过大是产生噪声主要原因。经分析是由于空气过滤器集风管截面积过小,使空气流速过大所致。因设备已定型, 高效过滤器噪声偏大的问题暂时不能彻底解决,但是我们可以大限度的降低高效过滤器噪音。 再有高效过滤器噪声,空气过滤器系统中,初中效空气过滤器系统在室外,或者集中在某一个楼层,集中放置,对于我们影响不大,但是高效过滤器,切切实实的在我们头顶2米处左右的地方工作,如果高效过滤器噪声过大,那应该怎么处理呢? 液槽式高效过滤器

怎么才能把噪音降低到最小呢?需要从细小的地方做起,比如检漏,怎样判断它的封闭性不好呢,当扫描检漏发现尘埃粒子检测仪读数超标时,可能有漏,要求停在原处采样1min,读数超过3粒,则判定此处为漏。对超高效空气过滤器漏孔按ISO标准才可能表现为漏,普通空气过滤器0.2mm漏孔才表现为漏,即以此作为两种过滤器漏孔极限,可不再考虑更小的漏孔;漏孔法比透过率法可以判断出漏的漏孔更小,即范围更广;不论是透过率法还是漏孔法,都必须在采样口扫描到不少于1粒才可以作出判断。为此对于普通空气过滤器,需要达到≥2200粒/L的上游浓度,对于超空气过滤器需要≥5800粒/L的上游浓度≥;0.5um微粒有不大于99.999%效率的空气过滤器,两种方法的上游浓度均不宜≥105粒/L,否则在此条件下,各处随时都可以采到1粒/L,扫描时将增加静止检漏的工作量。透过率法也不必发生人工尘,当大气尘合适时,大气尘也可满足要求,但必须随时测出上、下游浓度才能计算;漏孔法中的定性检漏完全适用于大气尘,而只要测出下游浓度,上游浓度只要监测一下,这就大大节省了工作量。如果也同时测出上游浓度,则也可以计算透过率,成为定量检漏。

高效过滤器漏孔法既可以定性检漏,也可以定量检漏。它只和漏孔大小有关,和透过率、采样率均无关;而透过率法则和透过率、采样率有关。由于漏孔法可以用大气尘,为现场检漏带来方便;也给空气过滤器的过滤效率,高效过滤器噪音产生提供了优势。

对于洁净无尘车间高效过滤器噪音问题,除了需要考虑泄漏问题,箱体与设备的密封、面板的契合度。室内生产机器设备也有一定的噪声哦,高效过滤器风管也是有消音棉包裹,所以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返回
列表
上一条

空气过滤器的管理方式你知道吗?

下一条

如何选择初效过滤器?